教学内容
1、电类基础实验课程名称及实验内容统计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是否含综合设计型实验 |
实验项目(带*为综合计、设计性实验) |
1 |
电路分析实验 (16学时) |
是 |
1、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2、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以及电位的分析 3、戴维南定理及诺顿定理的研究 4、示波器和信号源的使用 5、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分析(*) 6、受控源电路的研究(*) 7、交流参数的测量——三表法(*) 8、交流参数的测量——电桥法(*) 9、并联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11、三相电路电压和电流的分析(*) |
2 |
电工技术实验(16学时) |
是 |
1、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2、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以及电位的分析 3、受控源电路的研究(*) 4、交流参数的测量——三表法(*) 5、交流参数的测量——电桥法(*) 6、并联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7、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8、三相电路电压和电流的分析(*) |
3 |
电工电子实验 (12学时) |
是 |
1、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2、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以及电位的分析 3、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分析(*) 4、受控源电路的研究(*) 5、交流参数的测量——三表法(*) 6、交流参数的测量——电桥法(*) 7、并联谐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8、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9、三相电路电压和电流的分析(*) 10、单管放大电路 11、负反馈放大电路 |
4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24学时) |
是 |
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二极管三极管的测试 2、单管放大电路 3、负反馈放大电路 4、差动放大电路 5、比例、求和等运算电路 6、电压比较器 7、集成运放RC正弦波振荡器 8、整流、滤波与稳压电路(*) 9、电压/频率转换电路设计(*) 10、单级低频放大电路(EDA仿真) 11、负反馈放大电路(EDA仿真) 12、集成运算放大电路(EAD仿真) |
5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24学时) |
是 |
1、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2、编码、译码与显示 3、译码器与数据选择器 4、触发器及其应用 5、计数器及其应用 6、计数/译码与显示 7、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8、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9、D/A和A/D转换(*) 10、计数器及其应用电路(*) 11、编码器、译码器、计数器电路(EDA仿真) 12、数字时钟综合设计(EDA仿真)(*) 13、智力抢答器电路设计(*) 14、多功能流水灯综合设计(*) |
6 |
电子技术实验I (12学时) |
是 |
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二极管三极管的测试 2、单管放大电路 3、多级与负反馈放大电路 4、比例、求和等运算电路(*) 5、集成运放RC正弦波振荡器研究(*) 6、整流、滤波与稳压电路应用 |
7 |
电子技术实验Ⅱ (14学时) |
是 |
1、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2、编码、译码与显示 3、译码器与数据选择器 4、触发器及其应用 5、计数器及其应用(*) 6、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7、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
8 |
电子电路EDA技术实验(24学时) |
是 |
1、A/D和D/A转换 2、虚拟仿真技术介绍 3、Multisim介绍 4、Multisim分析方法 5、常用虚拟仪表的使用 6、常规参数的分析与测量 7、高级参数的分析与测量 8、模拟电子线路的分析与测量(*) 9、数字电路的分析与测量(*) 10、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测量(*) 11、射频系统的分析与测量(*) |
9 |
电装实训(32学时) |
是 |
1、电子元器件辨识与使用 2、焊接制作 3、电工电子电路的连接调试 4、测试仪器的操作及软件平台的使用 5、常用仪器仪表使用 6、组装调试万用表 7、组装调试收音机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是否含综合设计型实验 |
实验项目(带*为综合计、设计性实验) |
1 |
高频电子线路仿真实验(12学时) |
是 |
1、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 2、模拟乘法器调幅与检波 3、高频LC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研究 4、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5、信号调制解调电路仿真与测试(*) 6、反馈控制电路仿真与测试(*) |
2 |
电子工艺与电子工程设计(16学时) |
是 |
1、常用电工材料 2、安全用电 3、电子线路中的接地与屏蔽 4、电子元器件 5、焊接技术 6、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工艺(*) 7、工业设计与安装技术(*) 8、产品开发和技术文件(*) |
3 |
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16学时) |
是 |
1、8253计数器/定时器实验 2、8255A并行接口实验 3、8250A串行接口实验 4、小键盘实验 5、求最大、最小值的程序设计 6、码制转换和四则运算的程序设计(*) 7、实时时钟的程序设计(*) 8、奇偶校验的程序设计(*) 9、开发环境操作实验 10、数据区传送程序 11、运算实验 12、P1口灯控实验(*) 13、中断系统实验(*) 14、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15、电子时钟(*) 16、串行口实验(*)(选做) 17、电子音响实验(*) 18、计算机钢琴实验(*)(选做) |
4 |
数字信号处理 (16学时) |
是 |
1、FFT分析 2、设计IIR滤波器(*) 3、设计FIR滤波器(*) 4、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系统的设计(*) |
5 |
信号与系统(8学时) |
是 |
1、基本信号在Matlab中的表示和运算 2、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 3、傅里叶变换、系统的频域分析 4、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 |
6 |
现代通信原理 (8学时) |
是 |
1、中央集中控制器及信号发生器实验 2、脉冲编码调制实验 3、二相PSK(DPSK)实验(*) 4、二相FSK实验(*) |
7 |
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路)(10学时) |
是 |
1、谐振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测试(*) 2、LC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电路测试(选做) 3、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测试(选做)4、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的设计和调试(*)(选做) 5、基于乘法器的振幅调制器不同调制方式的调试(*) 6、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调幅波解调的调试(*) 7、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参数的调试(*) 8、相位鉴频器电路参数的调试(*) 9、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选做) 10、用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选做) 11、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选做) |
8 |
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验(32学时) |
是 |
1、PCM编译码器系统 2、AMI/HDB3终端接口实验 3、加扰码实验 4、CMI码型变换实验 5、2DPSK传输 6、FSk传输系统 7、连接器和光纤跳线性能测试实验(*) 8、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实验(*) 9、程控交换技术(*) |
9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16学时) |
是 |
1、网线的制作及测试 2、网络基本命令应用 3、交换机VLAN 的配置 4、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 5、交换机及路由器综合应用(*) |
10 |
通信系统仿真(16学时) |
是 |
1、数字基带传输实验 2、增量调制实验 3、2PSK/2DPSK实验 4、相移键控PSK 5、最小频移键控MSK 6、QPSK系统原理仿真 7、窄带调频与解调 8、2FSK调制及解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1 |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 (24学时) |
是 |
1、基于原理图输入方式的组合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2、基于VHDL的多路选择器设计(*) 3、基于VHDL的基本时序电路的设计 (*) 4、静态数码管显示译码电路设计(*) 5、8位数码扫描显示电路设计 (*) 6、基于VHDL的流水灯电路设计(*) 7、含异步清零和同步时钟使能的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 (*) 8、数控分频器设计(*) 9、8位16进制频率计设计 10、交通灯控制器设计(*) 11、汽车尾灯控制器设计(*) 12、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
12 |
系统仿真技术(16学时) |
是 |
1、应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可视化 2、应用仿真软件建模(*) 3、应用仿真软件仿真生产系统(*) |
13 |
自动控制原理 (10学时) |
否 |
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2、典型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实验 3、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实验 4、系统校正实验 |
14 |
PLC实验(12学时) |
是 |
1、智能抢答器控制(*) 2、轧钢机生产线控制(*) 3、多种液体混合控制(*) 4、交通信号灯控制(*) 5、三层电梯模拟控制(*) 6、小车直线运动定位控制(*) |
15
15 |
电磁场与电磁波(16学时) |
否 |
1、电磁波反射实验、单缝衍射实验 2、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波长测量) 3、圆极化波的产生 4、圆极化波的反射和折射 5、ANSOFT HFSS软件的基本操作 6、半波对称振子天线的设计 7、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8、波导内场分布分析 |
16 |
电机拖动实验 (12学时) |
否 |
1、直流电机的特性实验 2、单相变压器的特性实验 3、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组测定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实验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实验 |
17 |
光电检测技术(18学时) |
是 |
1、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应用 2、光电耦合器-转速测试 3、金属箔式应变片 4、差动变压器 5、霍尔式传感器 6、红外光电报警器的制作(*) 7、电子迎客电路(*) 8、PSD位移测试设计实验(*) 9、光电测距设计实验(*)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是否含综合设计型实验 |
实验项目(带*为综合计、设计性实验) |
1 |
嵌入式系统(16学时) |
是 |
1、ADS1.2 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2、汇编指令实验1 3、ARM 微控制器工作模式实验 4、C语言程序实验 5、GPIO输入输出实验 6、外部中断实验 7、定时器实验1 8、Uart 实验1 9、I2C 接口实验 10、SPI 接口实验 11、PWM 输出实验 12、内部RTC 实验 13、内部WDT 实验 14、LCD 实验 15、外部A/D 转换实验 16、温度自动采集与显示实验(*) 17、多通道数据采集与通信实验(*) |
2 |
DSP技术及应用 (16学时) |
是 |
1、常用指令 2、数据存储(选做) 3、I/O口操作(*) 4、定时器 5、INT2中断 6、HPI 7、LCD(*) 8、键盘接口(选做) 9、BootLoader(选做) 10、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选做) 11、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算法(*)(选做) 12、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算法(*)(选做) |
3
3 |
SOPC及嵌入式实验 (10学时)
SOPC及嵌入式实验 (10学时) |
否 |
1、PIO输出控制实验1—流水灯控制 2、PIO输出控制实验2—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3、PIO输入实验—读取开关信号 4、PIO外部中断实验 5、定时器实验1—使用系统时钟服务 6、定时器实验2—使用时间标记服务 7、定时器实验3—看门狗实验 8、通过C库函数访问JTAG UART 9、通过HAL API函数访问JTAG UART 10、通过C库函数访问UART 11、通过HAL API函数访问UART 12、SPI 接口实验 13、I2C接口实验 14、存储器实验 |
4 |
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12学时) |
否 |
1、各种医学仪器的使用及操作 2、温度测量 3、血压测量 4、心电测量 5、心血管参数测量 6、肺功能参数测量 |
5 |
图像检测系统(16学时) |
是 |
1、零件尺寸检测综合实验(*) 2、闪光灯频闪检测实验(*) 3、高速目标空间位置检测实验(*) 4、光源对成像的影响实验(*) 5、光斑采集及处理实验(*) 6、CCD图像采集实验(*) 7、图像合焦实验(*) 8、图像测试技术应用实验(*)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是否含综合设计型实验 |
实验项目(带*为综合计、设计性实验) |
1 |
电子技术开放创新实验 |
是 |
1、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实验(*) 2、音频放大电路设计(*) 3、脉冲控制电路设计(*) 4、红外防盗报警设计(*) 5、生产装箱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2 |
综合创新实验 |
是 |
机器人系统设计 1、X-Y运动平台设计实验(*) 2、4自由度机器人系统设计实验(*) 3、6自由度机器人系统设计实验(*) 稳定精度检测系统 1、基于旋转变压器的高精度位置检测实验(*) 2、三闭环位置伺服控制实验(*) 3、三自由度同步闭环位置伺服控制实验(*) 4、基于激光反射光斑的振动检测实验(*) 5、基于图像处理的稳定精度检测实验(*) 车载综合防醉驾系统 1、酒精气体浓度检测实验(*) 2、人体表面温度检测实验(*) 3、人眼眨动频率检测实验(*) 4、头部点动频率检测实验(*) 图像在线检测系统 1、信息采集与传输实验(*) 2、图像尺寸检测实验(*) 3、图像缺陷检测实验(*) 4、图像高度测量实验(*) 5、传输定位控制设计(*) 6、主机-工作站通信控制设计(*) |
3
3 |
兵器电子技术实验
兵器电子技术实验 |
是 |
动态目标探测 1、激光测距实验;(*) 2、激光回波信号检测实验;(*) 3、超声波测距实验;(*) 4、微弱声音声电转换检测实验;(*) 5、红外光电检测实验;(*) 6、紫外光电探测实验;(*) 7、高速弹丸微小目标捕获系统电路分析实验;(*) 8、多普勒效应分析实验。(*) 军用通信电子 1、高速数字通信实验;(*) 2、无线电频谱侦测与定位实验;(*) 3、兵器物联网自组织组网实验;(*) 4、伪随机扩频抗干扰通信实验;(*) 5、电子伪随机信号发生器实验;(*) 6、弹载无线电通信与数据传输实验;(*) 7、激光点对点通信实验;(*) 导航制导电子自动控制 1、惯导导航电子控制实验;(*) 2、卫星导航电子控制实验;(*) 3、飞行姿态电子控制实验;(*) 4、炸点位置电子控制实验;(*) 5、炸点电子定时实验。(*) 单兵系统功能测试 1、单兵生理信息感知系统功能测试(*) 2、单兵生理信息感知系统硬件设计(*)
|
4
4 |
自主无人车实验
自主无人车实验 |
是 |
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 1、全局路径与局部路径规划实验(*) 2、行驶决策与控制实验(*) 3、障碍物躲避决策实验(*) 4、转向控制实验。(*) 5、无人车姿态控制实验;(*) 环境感知及信息融合 1、雷达探测实验 2、超声波探测实验 3、红外探测实验 4、激光探测实验 5、图像探测实验 6、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检测实验 7、模式识别实验 8、信息融合实验 定位与导航 1、GPS定位与导航实验 2、北斗定位与导航实验 3、惯性导航实验 4、GPS接收电路和惯导电路;(*) 5、激光测距定距实验;(*) 无线通信 1、单机通信实验 2、多机通信实验 3、微波通信实验 4、激光通信实验 5、扩频通信实验 6、通信纠错校验实验 7、通讯编解码实验 8、伪随机扩频抗干扰通信;(*) 9、高速数字通信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