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

中心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筑并实施了“四层次、一主线、三类型、三阶段”的实验教学体系。

“四层次”:电类基础层、专业基础层、新技术应用层和研究创新层;

“一主线”:以“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开放创新”的能力培养为贯穿整个教学体系的主线;

“三类型”:基础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

“三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综合实践阶段、自主创新阶段。

整个实验教学体系按照四个培养层次进行,依据“能力素质培养”这一主线,将各个类型实验相互融合、分布在各个培养层次;各个培养层次不断线、相互衔接,构成不同的学习阶段;各个阶段贯穿于大一到大四整个大学学习过程,进而实现能力素质培养的循序渐进。

1)电类基础层

以电类基础课程实验为主、电装实习为辅。重点强化基本操作规范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及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基本电子电路概念和原理;利用仪器和设备,验证最根本、最纯粹的电类基础理论知识;元器件的辨识、特性与使用;典型电工电子电路的连接、调试等。

2)专业基础层

以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为主、课外实践为辅。通过这些实验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在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理想模型与物理概念间的差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新技术应用层

以突出新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为主,课外实践与科技创新为辅。通过这些实验与实践,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系统设计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管理知识,全面掌握文献查阅、电路元器件选型、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研究、设备搭建与改进等常用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

4)研究创新层

以研究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课外创新实践等多种形式展开,突出兵器电子、自主无人车和学科综合创新。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与实践,把理论知识融入到研究过程,开拓学生的工程管理知识和学术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