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为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曾用名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A类竞赛。大赛是模拟典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工程科技创新类竞赛,面向全国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自2006年发展,每年一届,已经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学生类竞赛。
竞赛基本介绍
西门子杯大赛是全国性的着眼于自动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非营利性大学生挑战赛。
大赛致力于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提高对自动化工程教育的重视,因为我们认为这对国家经济发展及个人成就发展至关重要。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原为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2006-2012),曾用名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2012-2016),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A类竞赛。自2006年发展,大赛已经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学生类竞赛之一。
竞赛面向全国自动化、机电、电气、电子、计算机、通讯及物联网等制造业相关的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并鼓励机械、化工、生物、能源等相关应用专业学生与此类专业学生联合组队参加。
大赛是教育部与西门子公司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所确定的赛事,并交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管。2010年被纳入教育部质量工程资助项目,并在2012年被中国-欧盟工程教育论坛列为唯一的大学生竞赛项目,2016年又纳入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项目,2017年纳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成果。同时,大赛还是教育部《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中明确的竞赛。2017年,大赛加入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的核心赛事之一。
竞赛发展历史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的前身是"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是由西门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于2006年发起创办,并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领导的面向自动化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竞赛,已成功举办九届。竞赛秘书处挂靠于北京化工大学。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与赵沁平院士曾七次亲临竞赛现场指导工作并颁发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不仅是各院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也是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桥梁,从人才角度促进传统工业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两化融合。大赛环节的设计依据是西门子卓越工程师的能力模型和70余年积累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模型,将卓越工程人才的具体要求在竞赛环节中得以体现,从而引导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比赛竞争之余,大赛更希望成为帮助有志于工程领域发展的学生成长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