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与维护

A.实验室运行模式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中心特色,坚持“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的原则,同时结合中心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实验室资源的实际情况,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实行常规实验教学运行和开放实验教学运行两种运行方式。

1)常规实验教学运行:

u 开设独立设课实验,由中心教师承担教学和实验指导;

u 承担理论课程的实验,由理论课教师讲课,中心教师指导实验;

u 部分专业课程的综合实验由院系教师指导,实验中心承担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u 中心教师面向全校开设实验公共选修课。

2)开放实验教学运行:开放实验教学运行采取限时段预约开放和全天候预约开放两种运行模式。对于电类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新技术应用实验教学平台,由于需要承担必要的教学任务,如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因此实行“限时段预约开放”的实验运行模式,即教学任务内的实验项目采取传统的排班开课式,教学实验外部分实行预约开放模式;对于开放创新实验教学平台,采取完全预约开放运行模式,便于学生“个性化”选择实验内容与时间。每个平台内实验室的具体运行由实验室负责人统筹安排院系教师、中心教师、实验员等人力资源和实验设备仪器等硬件资源,确保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行。

为便于学生进行预约实验,引导学生“实践中学、实践中研”,突出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中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实验室的预约开放运行模式:

(1)开放时间

电类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新技术应用实验教学平台开放时间与学生日常教学作息时间同步,开放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内的实验室实行全天候预约开放。如果节假日遇到连续性不可间断实验(例如4天3夜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则可提前预约安排使用实验室。此外,每学年寒暑假集中时间开放,寒假1周,暑假3周。每学期初,各实验室会将具体开放时间向学生公布。开放时间内,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确定实验时间和选定实验设备。

(2)开放内容

实验室开放内容包括课程内所有实验项目和学生自主选题项目。课程内开放实验,在每学期初由各实验室向学生公布。学生可根据修读课程的要求并结合自身能力进行选择,也可根据自身的知识和兴趣跨专业选择,并网上预约。学生自主选题预约开放实验内容可包括:①教师课堂上提出的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②学生自主提出的其感兴趣的研究问题;③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由大赛组委会指定题目或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商讨选题;④科研项目转化出的实验项目;⑤教师公布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⑥开放创新性实验项目(兵器电子技术、自主无人车等创新实验项目)。

(3)开放对象

实验室面向全校,主要针对几类人员开放:①未能按期完成规定课程实验的本科生;②对自身要求较高的本科生;③参加各类课外实践项目的本科生、研究生,如科技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④进行课题研究的教师、研究生。

(4)实验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对于自主选题项目,研究课题选定后,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查阅参考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整个实验周期的长短,实验的难度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是否可以实施。

(5)实验项目实施管理

中心内各实验室都装有智能卡读取装置,专用IC卡出入实验室,管理系统自动管理实验室设备,记录学生实验时间,统计实验室使用、预约实验执行等情况。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预约-开放”式,即:学生网上预约-实验员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实验室负责人统筹安排值班人员(教师、实验员)-学生进行实验、值班人员进行指导-上交实验总结-进行实验评估。其中,“集中培训”主要是集中学生就选题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必要的培训,主要是一些重要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等。 

(6)开放期间设备器件管理

中心实验室内的各类设备、器件严格按照学校及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引入条形码的技术手段,针对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器件耗材三个方面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与运行水平,使器件管理做到系统化、信息化,保障教学和科研都能高效率使用器材。

(7)开放实验室效果评估

开放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好坏主要从参与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评估体系采用近期评估与跟踪评估相结合,由下列五个方面构成:

①  实验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的质量及水平,知识的运用情况;

②  开放实验室活动内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式等进行问卷调查;

③  学生相应实验课程操作考核成绩分析;

④  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及企业实习单位评语分析;

⑤  对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的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质量及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经过近些年的开放实验教学运行,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大幅提高:

① 中心每年约5200人次预约开放实验;

② 近五年,依托中心各类教学平台,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55项、省部级奖296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70项、省级73项;

③ 开放实验室创造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在动态目标探测、军用通信电子、导航制导电子自动控制、自主无人车控制等方面培养了大量能够学以致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如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朱运超从大二起一直在开放实验室从事课外实践活动,研二发表论文被SCI收录;200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雎希,自大二起就利用课余实践进入开放实验室,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陕西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研究生阶段获得陕西省第一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陕西省第一届研究生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被EI收录。

B.实验室维护维修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室维护维修方面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进行,以确保各个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项目的正常进行。

1)开放实验室运行制度

在实验室开放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中心在实验室开放政策的制定、实验类型、申请程序、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成绩记载、考核与奖励办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政策,使得开放实验室能够良好运行。

2)校级相关管理制度

有关仪器设备的管理,学校制定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具体有:《西安工业大学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规定(试行)》、《西安工业大学教学仪器设备专项维修管理规定》、《西安工业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修订)》、《西安工业大学实验仪器设备、器材借用制度》、《西安工业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西安工业大学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西安工业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等。

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相关管理制度

按照学校规定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多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条例。包括:《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卫生制度》、《中心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中心开放实验室仪器仪表管理制度》等,借用、赔偿仪器分别按照《西安工业大学实验仪器设备、器材借用制度》、《西安工业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执行。

4)实验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

教学仪器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由中心各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实行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负责人制,并严格按照《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管理制度》对在用仪器设备做到:操作规范、保养及时、定期维护,损坏及时登记、报修并有维修记录,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其中,常用仪器的小故障由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维修,保修期内仪器的故障由制造商或经销商维修。

学校每年根据中心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投入一定的实验教学运行业务经费和实验设备维护维修经费,用于实验教学正常运行和仪器的一般维护、维修,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所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帐目管理、定期检查核对,保持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相符。